魂飛魄散成語故事_成語“魂飛魄散”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元曲選·百花亭》:可正是船到江心補漏遲,隻看我魄散魂飛。我則索向前來陪著笑顏賣查梨。

北宋時河南洛陽有個賀媽媽,她生了個女兒名叫賀憐憐。憐憐成人之後,人品俊秀,聰敏過人。

有年清明時節,母女倆出外踏青,在百花亭與汴梁才子王渙邂逅相逢。兩人相遇,一見傾心,就訂為婚姻。

不久,王渙來到賀傢與賀憐憐結為親眷。常言道:久住令人賤,貧來親也疏。賀媽媽見王渙久住傢中,又是一個窮秀才,便把王渙驅逐出門,並將其女憐憐另嫁給種師道手下一個軍需官高常彬。從此,賀憐憐被高常彬關在承天寺內,不得與王渙相見。王渙與憐憐情意纏綿,怎忍分離!王渙為了見到憐憐,隻得扮做賣查梨的混進承天寺。兩人相見,傾訴衷腸,談得格外親熱。正在這時,高常彬回來了,丫環連忙報知憐憐。王渙聽說高常彬回來了,不覺大吃一驚道:“是得手忙腳亂緊收拾,意急心慌沒整理。”高常彬聞聲則問:“誰人在此,好無禮呀!”王渙心想:“可正是船到江心補漏遲,隻看我魄散魂飛。我則索向前來陪著笑顏賣查梨。”他打定主意,連忙高聲叫道:“賣查梨啊!”高常彬醉意蒙地吆喝道:“滾出去!老子不買查梨。”

高常彬因喝醉了酒,沒有註意到王渙便休息去了。憐憐趁機給了王渙盤纏,叫他往延安府投托經略麾下,建立功勛,以遂平生之志。王渙連忙向憐憐道謝,並說:“決不辜負所望。”

王渙到了延安,受到了馬步禁軍都元帥種師道的賞識,並立了戰功。他依照憐憐的臨別之言,上告高常彬盜用官錢,強取民妻。種師道立即把高常彬捉拿歸案,把憐憐判歸了王渙,使其夫婦團圓。

後人用“魄散魂飛”說成“魂飛魄散”,用來形容驚恐萬狀,不知如何是好。有時也形容受到極大誘惑而不能自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