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條斯理成語故事_成語“慢條斯理”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親自在這裡傳你傢兒子說話,怎的慢條斯理。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寫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它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象,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和批判了程朱理學和孔孟之道。

在這部小說的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中說到這樣一段故事:有一個叫王冕的放牛娃,天性聰明,天文、地理無不通曉,特別是畫得一手好畫。他畫的荷花,就像才從湖裡摘下來貼在紙上的一樣。因此,王冕的名子全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王冕既不求官爵,又不結交朋友,終日裡在傢閉門讀書。

有一天,官府的一個差役奉了縣太爺之命來找王冕畫二十幅花卉冊頁(裝裱成冊的單頁小件字畫)送給上司,王冕推辭不過,答應了。畫好以後,知縣時仁發送給王冕一些銀子並約見王冕。王冕不肯赴約,時知縣隻好親自來請。時知縣帶著一班人馬來到王冕傢門口,見大門關著,敲了半天,出來一位老太太,不慌不忙地說:“我兒子不在傢。”官府的差役見老太太怠慢了知縣,說:“縣大老爺親自來傳你兒子說話,你怎麼這麼慢條斯理的!快說,你兒子到哪裡去了,我好去傳。”

後人用“慢條斯理”的這個典故比喻說話做事慢慢騰騰。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