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成語故事_成語“蜀犬吠日”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拼音】蜀犬吠日shǔquǎnfèirì
【釋義】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裡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
【出處】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近義詞】少見多怪、孤陋寡聞
【主人公】

【成語故事】

屈原曾經作賦說:“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過去聽說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區,經常下雨,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來,狗便狂叫不止,我當時認為這樣說有點過分了。六七年前,我被貶來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有幸趕上大雪越過五嶺,覆蓋了南越中的好幾個州。這幾個州中的狗,都倉皇地狂叫著亂咬亂跑,好幾天都是這樣,一直到雪消完後才不叫,這樣我才知道以前聽說的蜀犬吠日的事是真的。現在韓愈既然把自己當成蜀地的太陽,而您又想使我成為越地的雪,這樣想難道不是令人難堪嗎?不僅我會感到難堪,您也會受到連累。然而,雪和太陽難道有什麼過錯嗎?狂咬亂叫的隻是那些狗罷了。您揣度一下今天天下的人能不象蜀地的狗那樣亂咬亂叫的能有幾個人?而誰又敢於在眾人面前顯露自己,而招惹來喧鬧,叫人怒怪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