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之無成語故事_成語“不識之無”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連常見的“之”和“無”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低。

【出處】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白居易傳》。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下(今陜西渭南縣)人。他的詩以通俗暢達見長,有“老嫗能解”的美譽,其詩能千古傳誦便得益於此。

和白居易同時代的還有一位詩人,叫元稹。他們倆是好朋友,文學觀點一致,詩的水平相近,就連做過翰林學士,後又被貶出京的經歷,也是那樣相似。所以,當時人們將他倆並稱“元白”。

白居易被排擠出長安後,先到了襄陽,接著渡漢水、

入長江,東去九江。在怨恨寂寞的謫戍途中,他想起了

好友元稹,寫了一首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

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

逆風吹浪打船聲。

意思是:秋夜,詩人獨坐小舟,踏上赴貶地江州的漫長水路。燈光如豆,我吟誦著你(元稹)的詩卷,詩讀完了,燈亦將滅,天卻還沒亮。眼睛發疼,滅燈待天明。漫漫長夜,耳邊隻聽得見逆風卷浪拍擊小船的聲音。

寥寥四句,緊繞一個“燈”字,把自身的情感和黑暗的社會現實熔為一爐,寫得多麼形象生動!他是唐代存詩最多的詩人。

白居易自幼聰明。他父親曾任彭城縣令。白居易從小受傢庭熏陶,喜歡讀書吟詩。他入京應舉時,拿了自己的詩去見顧況。當時顧況已是朝中重臣,且很有詩名,一般人的詩都看不上眼。通過姓名後,顧況打量一下白居易,說道:“現在京城米貴,‘居’恐怕不易啊。”等到翻開詩卷,映入眼簾的是: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隻感到一陣清風吹來,詩的語言樸實無華,寓意卻又那樣深刻。顧況大加贊賞,連聲道:“有這樣的詩才,‘居’‘易’了!”

據史載,白居易的奶媽是個頗有見識的人。她帶孩子很少在臥室久留,而是常常把他帶到書房裡玩耍。白縣令批卷,她就抱著小白居易站在一邊看;有時還翻開書,把一些筆畫簡單的字教給他念念認認。

白居易長到七八個月時,奶媽指著書上的“之”字讓他認,然後讓他在另一頁找出所有的“之”字來。白居易眨動著大眼,找得十分認真,一個也不漏。奶媽高興地鼓勵他,用同樣的方法再去找“無”字,結果每次都能找對。所以,白居易的嬰幼期幾乎是在書房裡度過的。

他如此聰明,傢裡人於是在他稍大一點就教他讀書吟詩。白居易的才智明顯地高出同齡幼童一大截。為他以後獲得那麼大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礎。

成語“不識之無”即從白居易《與元九書》中自述的上述故事而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