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公的意思_成語“一國三公”是什麼意思

成 語

一國三公

成語讀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語解釋 公:春秋戰國時對諸侯國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傢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政出多門。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詞
成語結構 偏正式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政出多門。
產生年代 古代
典故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成語例句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4回:“武夫當道勢洶洶,~誰適從。”
近 義 詞 政出多門
英文翻譯 state with three rulers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寵幸驪姬,欲廢太子申生改立奚齊為太子。驪姬設法把申生、重耳、夷吾送到邊疆鎮守,派土偽為他們建城堡,土偽十分為難,隻好草草了事,說一個國傢有三個君主,不知道聽誰的好。不久晉獻公殺申生,重耳與夷吾外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