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流成語故事_成語“從善如流”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采納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暢快而自然。

【用法】

比喻樂於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成語故事】

公元前585年,鄭國不敵楚國的進攻,求救於晉國。晉將欒書奉命前去救援,使楚軍退兵回國。後欒書又去攻打蔡國,蔡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國隻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軍救蔡。晉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準備率兵攻打援蔡的楚軍。這時,欒書的部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阻止說,此次與楚軍交戰,勝了也不光榮,敗了則會令人羞恥,於是建議收兵回國。欒書采納了他們的建議。軍中有人對此持異議,認為輔佐欒書的有十一個人,隻有知莊子等三人主張收兵,而主戰的人占多數,因此應按多數人的想法行事。欒書回答:“正確的意見才能代表多數。知莊子他們是賢人,他們的正確意見便能代表多數人的想法。”於是,他下令退兵回國。過了兩年,欒書率兵攻下了蔡國後,又想去攻打楚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等人分析了具體情況後,又建議欒書暫時不要攻打楚國,而去攻沈國。欒書又一次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欒書能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時人便稱贊說:“欒書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那樣,迅速而又自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