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成語故事_成語“膾炙人口”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拼音】膾炙人口kuàizhìrénkǒu
【釋義】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敘不遇》:“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
【主人公】
【近義詞】愛不釋手、交口稱譽
【反義詞】平淡無味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是從《孟子·盡心下》記載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來的:“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

春秋時的曾參是個孝子。他的父親曾晰喜歡吃羊棗(一種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後,曾參竟不忍心再吃羊棗。此事被儒傢傳為美談。

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公孫醜就這件事向孟子提問:“膾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棗哪樣東西好吃?”孟子說:“當然是膾炙好吃。”公孫醜說:“那麼曾參父子一定都愛吃膾炙了,可為什麼父親死後,曾參隻戒羊棗,不戒膾炙呢?”

孟子回答說:“膾炙,是大傢都愛吃的;羊棗卻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後,曾參會繼續吃膾炙而不吃羊棗。”

根據以上記載,後人引申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比喻人人贊美和傳誦(多指詩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