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順的成語解釋及意思-成語大全

名不正,言不順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詞典解釋
[成語解釋]
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典故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 反義詞 ]
名正言順
[成語舉例]
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名不正,言不順,莫此為甚。★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二卷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語法用法]
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
復句式
[產生年代]
古代
[英文翻譯]
There will be no right title and words will not be proper.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再次到達衛國時,衛國政局發生重大改變,衛出公趕走父親而即位,孔子認為這是“名不正,言不順”。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幣要孔子為衛出公正名,說衛出公名正言順。孔子嚴正地拒絕他的要求。
與“名不正,言不順”相關的字典解釋
míngzhèngyánsh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