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成語故事_成語“眾志成城”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

眾志:萬眾一心。

城:堅固的城池。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如果大傢一條心,那麼就會像堅固的城池一樣不可摧毀。

【用法】

用來比喻眾人齊心合力,事情一定會成功。與“同心協力”近義。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志成城,眾口鑠金。’”

【成語故事】

周朝時,周景王即位後,為了從百姓身上多刮些油水,就廢除了市面流通的小錢,想重新鑄造一種大錢。大夫單穆勸諫說:“損失了老百姓的利益,國傢就沒辦法治理了。”周景王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兩年後,周景王又下令收集全國最好的銅,讓工匠給自己造兩口大鐘,供他享樂。單穆又勸阻說:“大王兩年前把小錢改成大錢已經使老百姓受了很大損失,現在又要勞民傷財,這大鐘造好後配上樂也不會有和諧的聲音。”周景王仍然不聽。一年後大鐘造好了,敲鐘的人為了討好周景王,說鐘的聲音十分和諧。樂官伶州鳩卻說:“這還不能算是和諧。大王鑄鐘,如果百姓都為此歡呼,那才稱得上和諧。可是您為了造鐘,弄得民窮財盡,百姓怨聲載道,所以實在看不出這鐘好在什麼地方。

俗話說:眾志成城,大眾一心的話什麼事都能辦成,即使是金子也能被大傢所熔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