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一畫成語

一畫成語

一曝十寒成語故事_成語“一曝十寒”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拼音】一曝十寒yīpùshíhán 【釋義】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出處】《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近義詞】三心二意、有始無終、為德不終

一竅不通成語故事_成語“一竅不通”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出處】《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幹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幹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幹,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幹不見殺也。” 【主人公】比幹 【近義詞】一無所知,目不識丁

一暴十寒成語故事_成語“一暴十寒”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孟子是戰國時代一個有名的辯士,他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更習慣以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 有一回,孟子對齊王的昏庸,做事不能堅持原則、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底下即便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讓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它個十天,它哪還活的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很短,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不在你身邊,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沒有主見的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 接著,他又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也同樣無法學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盼望有大天鵝飛來,他好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同一個師父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兩人的成績卻差別很大。這並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 所以,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亦寫為“一曝十寒”,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恒心,中途多荒廢。

一葉知秋成語故事_成語“一葉知秋”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隻要嘗一口鍋裡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肉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知道空氣中濕度高低的變化。這就是事物可由小看大的道理。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就可以推知秋天已到,一年快到盡頭了;看到瓶裡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這就是事物可由近觀遠的道理。而“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比喻由局部、細微的跡象,就能推知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