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孺子牛成語故事_成語“孺子牛”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春秋時,齊景公臨死前立小兒子荼(tú)為國君,即晏孺子。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怕被殺害,逃到了魯國。 原來齊景公晚年,寵愛荼的母親芮(ruì)姬,因此對荼特別偏愛。有一次他與荼嬉戲,為了使荼笑得開心,自己口中銜著繩子,學做牛趴在地上,讓荼牽著走。荼不小心跌倒了,一扯手中的繩子,拉脫了齊景公的牙齒。齊國的大夫認為芮姬地位卑賤而且品德不好,經常勸諫說:“大王年事已高,應該在其他年長的兒子中,選擇一個賢德的人立為太子。”齊景公厭惡大夫提到立太子的事,不高興地說:“我老了嗎?為什麼匆匆忙忙地立太子?現在齊國太平無事,你們應該放心享樂,憂慮那麼多幹嗎!”這年秋天,齊景公的病日漸沉重,就讓國惠子、高昭子二人輔佐荼。不久,齊景公去世,荼被立為國君。後來,齊國 後來,齊國田乞用計除掉了國惠子、高昭子,派人到魯國接回陽生,準備立為國君。他怕大夫們反對,就與大傢對天盟誓。大夫鮑牧來時喝醉了酒。田乞說:“這次廢晏孺子,立陽生是大夫鮑牧出的主意。”鮑牧覺得受了誣陷,不禁大怒道:“我出了什麼主意?你們忘記景公為了荼開心當孺子牛拉脫了牙齒的事嗎?荼是景公立的呀,怎麼能違背遺命!”陽生見勢不好,趕緊叩頭說:“認為我可以就立,不可以也就算了。”鮑牧也自知失口,改口說:“都是景公的兒子,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於是,晏孺子被廢,在遷往外地的途中被殺害。陽生被立為齊國國君,即齊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