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才智

綈袍之義成語故事_成語“綈袍之義”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范雎是戰國時魏國人。他才智過人,頗有謀略,起初作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 一次須賈被派出使齊國,范雎隨行。齊襄王聽說范雎很有才能,就派人送他十斤黃金和牛酒,范雎辭謝未受。須賈知道此事後,很疑慮。出使歸國後,須賈向魏國相魏齊讒陷范雎私通齊王。魏齊就令人對范雎嚴刑拷打,直打得他齒落肋斷還不罷休,又叫人把重傷的范雎用席卷了扔進廁所。隨後,魏齊的食客們乘醉還往他身上撒尿。范雎哀求看守放了他,日後若逃得命,必當重謝。看守便以扔掉范雎為名,將他放了。 從此范雎改名張祿,逃亡秦國做了秦國國相。這些魏國君臣全都不知,他們隻知范雎早已死了。 魏國聽說秦國將要東討韓國、魏國,魏王便派須賈出使秦國。范雎聽此消息後,便穿上破舊衣服,從小路走到了賓館,求見須賈。須賈見到范雎後很驚奇,問他:“你還康健麼?”范雎答:“還好!”須賈問:“你到秦國作了遊說嗎?”范雎答道:“沒有。我以前得罪了魏齊。逃亡到這裡,哪裡還敢遊說!”須賈問:“那你現在在幹什麼呢?”范雎回答說:“給人當傭人。”須賈十分憐憫他,讓他坐下,留他吃了飯。長嘆道:“原來你竟貧困到如此地步了嗎?”因見他衣單身寒,就取出一件粗綢袍子送給他。須賈順便問道:“秦國相張祿,你知道嗎?我聽說張君很得秦王寵愛,國傢大事都由他作決定和處理。現在,我使命的成敗也取決於張君。你有沒有認識的人和相君熟悉呢?”范雎說:“我的主人和相君有交情,我也能會見相君,請讓我幫你引見張相君吧!”須賈說:“我的馬累了,車輛也壞了,沒有一輛四匹馬駕的大車不好見張相君。”范雎表示願向主人借來大車。

舐糠及米成語故事_成語“舐糠及米”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晃錯是西漢政治傢,他頗有才智,是漢景帝劉啟的禦史大夫。為了鞏固朝廷集權統治,他向景帝提出了“削藩”建議。削藩,是指收回諸侯的部分封地,剝奪其兵權,以此削弱他們的勢力。削藩之策剛推行,就遭到七個諸侯國的反對。其中劉邦的侄兒吳王劉藻的反對尤為激烈。因為他的封地多,野心也大。他糾集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等諸侯藩王,對他們說:“目前皇上左右有壞人,他想要逐漸削弱我們,好像“舐糠及米”一樣,‘先吃掉外皮,接著就會吃米了。我們不如借此機會先誅晃錯,再奪帝位。”於是七王打著“殺晃錯,清君側”的旗號,聯合起兵反漢,歷史上稱之為“七國之亂。” 劉嗅又暗派人欺騙景帝說:“隻要皇上下令誅殺晃錯,七國就會馬上停止反漢。”景帝不想兵禍,隻好下詔書斬晃錯於東市。 殺晃錯後,景帝即派使者令七國退兵。劉滇得意地說:“誅殺晃錯不過是個借口,我的本意是紙糠及米,晃錯之死猶如去了糠皮,我要的是帝位!”說完繼續指使叛軍進兵長安。 景帝此時才明白上了大當,深悔自己枉殺了良臣。即刻令太尉周亞夫率軍鎮壓劉滇等的叛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打敗了叛軍,殺了劉滇,平定了“七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