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蜀賈

蜀賈賣藥成語故事_成語“蜀賈賣藥”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鬱離子·千裡馬篇》:“蜀賈三人皆賣藥於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唯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不取良,唯其多,賣則賤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於是爭趨之,其門之限月一易。歲餘而大富。其兼取者趨稍緩,再期亦富。其專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鬱離子見而嘆曰:“今之為士者亦若是夫!” 蜀地有三個商人都在街上賣藥材。其中一個人,專門收購好藥材,根據藥材收購價格決定賣出的價格,不漫天要價,也不過多地謀取利潤。另一個人,好藥材、劣等藥材都收購,他賣出的價格高低不等,隻看顧客的要求,用不同的藥材來應付,出的價錢高就給好藥材,出的價錢低就給劣藥材。還有一個人,不收購好藥材,隻收購大量的劣等貨,賣時定價很低,顧客要求多拿點藥就多拿點,從不爭執。於是,顧客都爭著去他那裡買藥。他傢的門坎都被踩得磨損了。他一年多便成了大富翁。那個好藥、差藥都賣的人,顧客去得少一些,但過了兩年也富足了。隻有那專門販賣好藥的人,他的店鋪裡白天也像夜晚一樣冷冷清清,弄得吃了早飯斷晚飯。 鬱離子見到這種情況後嘆息說:“現在做官的人也像這些商人一樣啊!”

蜀賈三人成語故事_成語“蜀賈三人”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鬱離子》:蜀賈三人,皆賣藥於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贏。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賣則賤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於是爭趨之其門之限,月一易,歲餘而大富。其兼取者,趨稍緩,再期亦富。其專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有三個四川商人,都在市場上賣藥。其中一個商人專門選質地優良的藥賣,計算買入的成本而賣出,並不漫天要價,也不過分賺取利潤。另一個商人,則把質地優良和低劣的藥材全都一齊賣,至於價錢的貴賤,隻看買藥者的願望而定,而且還順應買藥人說“這是好藥、那是次藥”的說法應答著。還有一個商人,不選取質地優良的藥材,隻是貪多,賣時賤價處理,買藥人要求多拿點他就增添一點,並不計較。於時,買藥人紛紛爭赴他的傢門,把門檻都踏破了,每月一換,過了一年就發了大財。那個兼賣好藥和次藥的商人,買他藥的人略微少一些,但過了兩年也富裕起來了。隻有那個專門選取良藥的商人,把地攤擺在大太陽底下,也像夜間一樣冷清,有時早晨吃過飯,晚上就沒有啥吃的了。 後人用這則寓言揭示了舊時商人的投機取巧、牟取暴利的卑鄙手段。作為一個商人,他越是“不取良”,並“賤其價”,再裝出一副“請益則益之的假慈悲面孔”,他就能夠賺大錢,甚至會被買者擠破了大門;相反,作一個忠實商人,他售貨“專取良”,又“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雖“肆日中”,也將落個“吃了早飯顧不上晚飯”的可悲下場。──欺詐者為賢能,忠廉者為癡呆。封建社會中官場生活的黑暗現狀,極其類似此種商人行徑。因而作者在篇末借鬱離子的口感嘆著說:“今之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縣之尹三:其一廉而不獲於上官,其去也,無以僦(jiu就。運輸費)舟,人皆笑以為癡;其一擇可而取之,人不尤(怪罪)其取,而稱其能賢;其一無所不取(到處搜刮),以交於上官,子吏卒而賓富民,則不待三年,舉而任諸綱紀之司(掌管國傢綱紀的大官),雖百姓亦稱其善,不亦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