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成語故事_成語“舉一反三”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拼音】舉一反三jǔyīfǎnsān
【釋義】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主人公】
【近義詞】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反義詞】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淺嘗輒止

【成語故事】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墻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後來,大傢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