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大同成語故事_成語“小康大同”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禮記·禮運》:

有一次,孔子參加當地的祭典禮,典禮結束後,他信步來到一座高臺上,舉目望去,隻見遠處霧茫茫的一片。這樣,他想到諸侯各國征戰不止,周王室日漸衰弱,禁不住發出長長的感嘆來。

他的學生言偃在一旁問道:“先生為什麼長籲短嘆?是不是為魯國的前途憂慮呢?”

孔子語重心長地說:“我沒有趕上堯、舜、禹的時代。那時,天地間的一切財物是大傢擁有,所選拔的官吏也是賢明有道德的人;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講求信義和友誼,人們不像現在這樣,隻關心自己傢裡的人,而對別人傢的老人和孤兒寡母也一樣的關懷。那樣的社會真好啊!”

言偃說:“先生說過:那時的東西丟在路上都沒有人要,人們唯恐自己的力量貢獻不出來,一切財富歸公傢所有,需要時,人們去取來就是。”

孔子接著說:“是的,這就是所謂的‘大同社會’(是謂‘大同’)。”

言偃又問道:“先生曾說過‘小康社會’,那又指的是什麼?”

孔子回答道:“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都是以禮義治理天下。他們以此來分清是非,考察人誠實不誠實,樹立仁愛的榜樣,給人民揭示了生活的準則。如果有人公然違反禮義,群眾會把他看成是禍害,使他陷於孤立。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小康’(是謂‘小康’)。”

言偃說:“看來禮義是最重要的。但小康社會還會出現嗎?”孔子說:“恐怕不容易了。”

“小康”與“大同”是儒傢所追求的兩種理想社會。“小康”指天下統一,用封建道德來鞏固君臣、父子、夫婦等封建秩序;現指豐衣足食,國傢較為強大的一種社會。“大同”是儒傢將原始共產社會理想化的一種無法實現的社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