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糊塗成語故事_成語“大事不糊塗”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對大事頭腦清醒,毫不含糊。

【出處】元·脫脫等《宋史·呂端傳》。趙普與呂端同為宋太宗朝前大臣,兩人是知心好友,趙普曾私下稱贊呂端說:“呂端辦事公正,為人謙和,受寵不驚,受辱不餒。事事不為自己著想,真有宰相之風。”

宋太宗在用人上還真有點本領,在他晚年果然拜呂端為宰相了。呂端不負君望,日理萬機,在許多重大問題上都起了關鍵性作用。

宋太宗有九個兒子,長子元佐被廢為庶民,永世不得入宮;次子元僖暴病夭折。到了太宗晚年的時候,他拿不準在剩下的七個兒子中立哪一個為太子,太宗傷透了腦筋,脾氣變得很暴躁,眾大臣都不敢進言。後來在寇準的推薦下,趙元侃(即宋真宗趙桓)被立為太子。

趙元佐和趙元侃都是李皇後所生。宋太宗死後,做了太後的李皇後心疼長子,就指使內侍王繼恩等人陰謀改立被廢的趙元佐為皇帝。商議好了,李太後就命令王繼恩召見宰相呂端。

呂端一聽王繼恩講話口氣不對,便騙王繼恩與他同去書閣中尋找宋太宗的遺詔。王繼恩一進書閣,呂端立刻把他反鎖在閣內,然後自己跑回去面見李皇後,講清不可改立的道理。李皇後沉默不語。呂端於是奉太子於宋太宗靈前宣讀遺詔,太子即位,就是宋真宗。

第二天早朝,皇帝垂簾引見群臣。文武百官三拜九叩。唯有呂端肅立殿中,不肯下拜,原來他恐怕皇帝是假的(即趙元佐)。待得到恩準,呂端卷簾審視,確認是趙恒之後,他這才跪下連呼萬歲。

從呂端堅持立太子趙恒為皇帝的事情看,宋太宗是說對了。宋真宗執政後,宋朝又恢復了穩定局面。

宋太宗是至道三年病死的,呂端實際上是他臨死前受命為相的。當時有人說呂端“辦事糊塗,不宜為相”,宋太宗說:

“我看呂端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小事糊塗,是一種謙和,或者是一種忍讓;大事不糊塗,則是原則性所在,隻有堅持原則,才能處理好重大事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