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語故事精選三篇? | 成語故事

能力訓練網發佈古代成語故事精選三篇,更多古代成語故事精選三篇相關信息請訪問chengyu.game2.tw

【導語】孩子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肯定會學習到成語,成語就是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最深刻的意思。下面是chengyu.game2.tw分享的古代成語故事精選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拔山舉鼎】

  【釋義】:

  “拔山舉鼎”這則成語的字面意思是移動大山,舉起巨鼎。引申之義為形容力強氣壯。亦作“拔山扛鼎”。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項羽本記》: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故事】:

  項羽,名籍,少年時代,項羽不喜歡讀書寫字,改學擊劍,也不肯好好學。叔父項梁很生氣,項羽說:“學寫字隻要能記記姓名就夠了。擊劍是對付個把人的,也不值得學,我要學習抵敵萬人的本領。”項梁於是教他兵法,他很高興,但也隻求略知大意,不肯認真鉆研。據說,項羽二十二、三歲時,身體魁梧,體力強壯,能把幾百斤重的鼎舉起來。

  後來,項羽起兵反秦,接著又同劉邦爭奪天下,從24歲開始,奮戰了8年,最後被劉邦等包圍在垓下,終於自刎於烏江。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項羽在營帳中對著愛妾虞姬和叫騅的名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分庭抗禮】

  【釋義】:

  “抗”原作“伉”,對等、相當的意思,表示賓客與主人分處庭中兩旁,相對行禮,以示平等對待。後來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對立。

  【出處】:

  《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抗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

  【故事】:

  一天,孔子和弟子門在樹林裡休息。弟子門讀書,孔於獨自彈琴。一曲未了,一條船停在附近的河岸邊,一位須眉全白的老漁夫走上河岸,坐在樹林的另一頭,側耳恭聽孔子的彈奏。孔子彈完了一支曲子後,漁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貢、子路到他跟前,並且問道:“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路高聲說道:“他就是我們的先生,魯國的君子孔子呀!”子貢補充說:“他,就是以忠信、仁義聞名於各國的孔聖人。”漁夫微微一笑,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呀。”漁夫說完,轉身朝河岸走去。子貢急忙把漁夫說的話報告孔子。孔子聽後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驚喜地說:“這位是聖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趕到河邊,漁夫正要劃船離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兩拜,說:“我從小讀書求學,到現在已經六十九歲了,還沒有聽到過高深的教導,怎麼敢不虛心地請求您幫助呢?”漁夫也不客氣,走下船對孔子說:“所謂真,就是精誠所至,不精不誠,就不能動人。所以,強哭者雖悲而不哀。強怒者雖嚴而不威,強親者雖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沒有聲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沒有發出來而顯得威,真正的親不笑而感到和藹。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貴的。以此用於人間的情理,事奉親人則慈孝,事奉君主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

  孔子聽得很有啟發,不住地點頭。最後,孔子卑謙地對漁夫說:“遇見先生真是幸運。我願意做您的學生,得到您的教授。請告訴我您住在哪裡好嗎?”漁夫沒有告訴他住在哪裡,而是跳上小船,獨自劃船走了。這時,顏淵已把車子拉過來,子路把上車拉的帶子送給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兩眼直勾勾地望著漁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見船的影兒,聽不見劃水的聲音,才惆悵地上車。子路對孔子出乎尋常的表現不理解,在車旁問道:“我為您駕車已經很久了,還沒見過像漁夫這樣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諸侯見到您,也是相對得禮,平等相待,您還帶有點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個漁夫撐著船篙漫不經心地站著,而您卻彎腰弓背,先拜後說話,是不是太過分了呢?我們幾個弟子都對您這舉動覺得奇怪,對漁夫怎麼可以這樣恭敬呢?”孔子聽了子路的話很不高興,伏著車木嘆口氣說:“唉,子路,你真是難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點,我告訴你聽:遇到年長的不敬是失禮,遇到賢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愛是造禍的根本。今天這位漁夫是懂得道理的賢人,我怎麼能不敬他呢?”

  【對癥下藥】

  華陀(tuó)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傢,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jiǔ)各科,醫術高明,診斷準確,在我國醫學享(xiǎng)有很高的地位。

  華陀給病人診療時,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開出不同的處方。

  有一次,州官倪(ní)尋和李延一同到華陀那兒看病,兩人訴說的病癥(zhèng)相同:頭痛發熱。華陀分別給兩人診了脈後,給倪尋開了瀉藥,給李延開了發汗的藥。

  兩人看了藥方,感到非常奇怪,問:“我們兩人的癥狀相同,病情一樣,為什麼吃的藥卻不一樣呢?”

  華陀解釋說:“你倆相同的,隻是病癥的表象,倪尋的病因是由內部傷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卻是由於外感風寒,著了涼引起的。兩人的病因不同,我當然得對癥下藥,給你們用不同的藥治療了。”

  倪尋和李延服藥後,沒過多久,病就全好了。

  後來,“對癥下藥”這一成語,就用來比喻要善於區別不同的情況,正確地處理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