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適從成語故事_成語“無所適從”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出處】唐·李百藥《北齊書·魏蘭根傳》。

北朝齊國的魏蘭根,見識不凡,形貌威猛,機警而有才能。

魏母去世後,要在常山君境內下葬。當地有一個周圍長滿了柏樹的祠堂是漢大奸相董卓的,魏蘭根就伐柏為母親作棺,別人勸阻他這樣帷恐不吉,他說:“董卓活著是奸臣,死了不配與柏木為鄰”,仍下令全部伐幹凈。

有一年,秦隴一帶鬧饑荒,可官府卻絲毫不肯減輕稅賦,結果發生農民起義。朝廷命令行臺蕭寶夤帶兵討伐起義軍,奪回被其占據的宛川,當時任歧州刺史的魏蘭根也跟隨蕭寶夤的部隊作戰。

很快,起義失敗了,宛川城被攻陷,官軍抓獲了大批俘虜。蕭寶夤從中挑選了10名美女,賞給魏蘭根做婢妾。魏蘭根很不同意,說:“宛川縣地處偏遠,地頭蛇勢力很強,皇室的恩威則比較薄弱,因此老百姓才感到無所適從,結果誤入歧途,卷入了叛亂行動。如今朝廷應該汲取經驗教訓,對他們采取懷柔政策:“百姓饑寒,朝廷應該給他們送衣送糧,關心感化他們,怎麼可以把他們發配為奴仆呢?”於是他把這些女子全部遣返回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