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成語故事_成語“始作俑者”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成語】始作俑者

【拼音】shǐzuòyǒngzhě

【解釋】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成語故事】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裡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