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五畫成語

五畫成語

皮裡春秋成語故事_成語“皮裡春秋”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皮裡:指內心。春秋:泛指歷史。形容表面上不作任何批評,心裡卻有所褒貶。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褚裒列傳》。 褚裒是東晉人,他才華橫溢,是個與眾不同的人。 有一天,吏部尚書郎桓彝,看見褚裒,眼睛就盯住他不放,半晌才緩緩地笑著說:“哈哈,果然是名不虛傳,我看褚裒是皮裡春秋,雖然他口頭上不表示什麼,可心裡卻是非分明,極有主見,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氣。”

付之一炬成語故事_成語“付之一炬”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形容一把火全燒掉。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立刻為自己修築了耗資巨大、勞民傷財的阿房宮。後來西楚霸王項羽占領秦國都城咸陽後,一把火把阿房宮燒掉了。 到了唐朝唐敬宗執政的時候,朝廷也在大修宮殿,不顧百姓勞苦,揮霍國傢財力,極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大詩人杜牧看到這種情況,十分氣憤,便寫了一篇《阿房宮賦》,借古諷今,以秦王朝荒淫無道,最終遭到滅亡的史實來警告唐朝的統治者。

冬日可愛成語故事_成語“冬日可愛”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像冬日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比喻人慈祥可親。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七年》。 春秋時期,身為太子的夷皋與公子雍誰在先帝晉襄公死後繼位的問題引發了大臣們的爭論,最後掌握大權的趙盾主張擁立公子雍為君,理由是晉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太子夷皋歲數太小,無法料理政事。太子夷皋的母親聽說要立公子雍為國君,又氣憤又焦急,她抱著夷皋在朝廷上連哭帶嚎,又跑到趙盾傢裡,向他叩頭。哀求說:“先君將這個孩子囑托給你了,如果他成材,我不忘你的恩情。如果他不成材,我怨恨你一輩子!” 趙盾害怕夷皋母親鬧出事端,又擔心其他幾個公子出來反對,隻得改變主意,決定立夷皋為晉國國君。為了平息這場爭端,他馬上派軍隊迎戰秦國的軍隊,因為秦國已經派兵護送公子雍回晉國來了。兩國軍隊在令狐地方交戰,秦軍遭到失敗,倉皇退回國去。

饑寒交迫成語故事_成語“饑寒交迫”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饑餓與寒冷一同迫來。形容窮困潦倒。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 唐高祖李淵愛護士兵是出了名的,他做事從不武斷,凡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才下決心。遇到比較復雜的案件,他會親自提審犯人。 當時,武功有個叫嚴甘羅的人,在地方上因為搶劫犯了法,被官吏抓來關在監牢裡。正逢高祖親審囚犯,官吏將嚴甘羅押到高祖面前。

生離死別成語故事_成語“生離死別”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活著分離,死後訣別,是人生最悲痛的兩件事。多用於形容離別的痛苦。 【出處】唐·姚思廉《陳書·徐陵傳》。 南朝有一個文人名叫徐陵。他才華橫溢,文章寫得極好,很多名流都收藏了徐陵的文本。 南朝梁武帝接納了西魏降將侯景,不料侯景反咬梁武帝一口,奪了他的江山,還把梁武帝害死了。

發聾振聵成語故事_成語“發聾振聵”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聵:天生耳聾。聲音大得使耳聾者都能聽見。比喻用驚人的語言喚醒麻木不仁的人。 【出處】現代·趙爾巽等《清史稿列傳七·黃爵滋》。 清朝末年,英國的軍艦時常侵犯沿海城市,無惡不作。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當時擔任鴻臚寺卿的黃爵滋,目睹這些情況,憂心如焚,就上奏朝廷,提出要警惕外國侵略者險惡用心的主張,他說:“外國不可盡以恩撫,而沿海無備可危。”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他所上的《禁煙議疏》,首次提出要在我國提倡禁止鴉片煙。在奏疏中,他列舉大量史料說:“自鴉片流入我大清帝國,道光三年以前,每年有數百萬兩白銀外流。道光三年之後越來越多,僅廣東一地,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外流的白銀達1800萬兩;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外流的白銀為2000餘萬兩;道光十四年至今已經達到3000萬兩之多。而福建、浙江、山東、天津各海口合起來每年也有幾千萬兩。以中國有用之財,去填海外無窮之壑,年復一年,何處是底呢?長此下去,漸成病國之憂。為了嚴禁鴉片,應當不惜動用死刑,以達到發聾振聵的效果。” 道光皇帝認為黃爵滋的意見和建議很對,接受了他的主張。

發蹤指示成語故事_成語“發蹤指示”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指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追蹤。比喻幕後操縱。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傢》。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他從劉邦封為沛公以後就協助劉邦,處處與劉邦一致,成為劉邦的左膀右臂,蕭何高瞻遠矚,在一次占領秦都咸陽時,看到秦保存的文獻檔案的重要性而將之保存下來,事實證明了蕭何這一行為給劉邦帶來了轉機。他又因舉薦韓信,而得到劉邦更加的信任。 劉邦引兵東出,平定三秦,與項羽爭天下時,蕭何均留守關中。蕭何不僅把關中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為劉邦軍隊源源不斷地供給軍糧和新兵,確保了劉邦在一再軍事失利之後仍能東山再起,並最終打敗了項羽。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成語故事_成語“失之毫厘,差之千裡”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毫厘都是長度單位。形容稍微相差一點,就會導致極大的錯誤。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記》。 西漢有一個人名叫趙充國,祖籍上邦。有一年漢宣帝命令他領兵去征伐西北地區的叛賊。 趙充國到了那兒,察看了一下軍情,發現叛軍的力量雖大,但軍心不齊,他就決定采取招撫的辦法。經過不懈努力,果然有1萬多叛軍前來投誠。趙充國便打算撤回騎兵,隻留一小部分軍隊留駐原地開墾土地,等待叛軍全部歸順。

巧發奇中成語故事_成語“巧發奇中”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孝武本紀》: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 西漢武帝時,迷信之風盛行。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以為求神祭神可以使子孫尊顯,民可以益壽延年。有些以祠灶為業的人深得皇帝的尊崇。 當時,有一個叫李少君的人,被漢武帝召至宮中。李少君無妻無子,他隱匿自己的年齡,裝神弄鬼,自言能用藥物,使人長生不老。不少人很迷信他,爭相饋贈。少君也確實有點小能耐,常常能說出上百年以前的事實而且準確無誤。有一次,他和武安候田蚡在一起飲酒,座中有一位九十餘歲的老人。李少君對這位老人說,我曾經和你的祖父共遊過某地。這位老人在孩子時曾隨祖父到過此地,舉座都為李少君的話而驚奇不已。還有一次,漢武帝召見李少君,說有一件舊銅器,問他認識否。李少君說:“這是齊桓公十年時放在柏寢的那件銅器。”後來證實就是此物,宮中諸人大為驚駭,都以為李少君是個神人,可能已是數百歲的人了。司馬遷把李少君這種時時發言有所中的才能稱之為“巧發奇中。” 後人用“巧發奇中”來形容善於發言而能適合人意。

立木南門成語故事_成語“立木南門”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商鞅之)令既具,未佈。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之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制定新法完畢,尚未頒佈。他恐怕百姓們不信賴自己,於是在秦國都城的南門口豎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桿,召集百姓,告示說:“如果有人能將木桿移至北門,賞賜十金。” 眾百姓聽了很奇怪,不知他是什麼意思,都不敢貿然去移。商鞅又說:“能移木桿人,賞五十金。”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個人來,將立木搬至北門,商鞅當眾賞賜了五十金,以表示自己言而有信,不欺騙百姓。 事後,他便頒佈了新法。

白龍下清泠之淵成語故事_成語“白龍下清泠之淵”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新序·正諫》: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 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泠之淵,化為魚。”在帝曰:“魚,固漁者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 白龍降落到清泠淵裡,變化成一條魚。漁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龍回到天上,向天帝控訴。 天帝問它:“當時,你在哪裡?你的形狀怎樣?”白龍回答說:“我降落在清泠淵裡,變化成一條魚。”天帝說:“魚,本來就是漁夫所要追逐的。如果是這樣,豫且有什麼罪過呢?”

兄弟倆坐船成語故事_成語“兄弟倆坐船”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衛康叔世傢》:初,宣公愛夫人夷薑,夷薑生子急,以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為太子取齊女,未入室,而宣公見所欲為太子婦者好,說而自取之,更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齊女,生子壽、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太子急母死,宣公正夫人與朔共讒惡太子急。宣公自以其奪太子妻也,心惡太子,欲廢之。及聞其惡,大怒,乃使太子急於齊而令盜遮界上殺之。與太子白旄,而告界盜見持白旄者殺之。且行,子朔之兄壽,太子異母弟也,知朔之惡太子而君欲殺之,乃謂太子曰:“界盜見太子白旄,即殺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壽見太子不止,乃盜其白旄而先馳至界。界盜見其驗,即殺之。壽已死,而太子急又至,謂盜曰:“所當殺乃我也。”盜並殺太子急,以報宣公。 春秋時,衛宣公(當初石石昔治死了州籲和石厚之後立的那個公子晉。)他還沒當國君以前,就跟夷薑暗中交往,生了一個兒子叫急子。後來他即了位,也明媒正娶,有了夫人,卻仍跟夷薑如膠似漆,非常要好。不久,他把她立為二夫人,確定了夷薑的名分,又把急子立為太子,打算將來把君位傳給他。急子十六歲的時候,衛宣公計劃為他娶房媳婦。聽說齊僖公有兩個女兒,大的叫齊薑,小的叫文薑,都長得風華絕代、職明伶俐。他就托人做媒。齊僖公答應結這門親事,就把齊薑送過來。誰知衛宣公貪愛她的美貌,竟把她據為己有。齊薑做了衛宣公的三夫人,後來人們就稱她為宣薑。 宣薑生了兩個兒子,就是公子壽和公子朔。衛宣公和宣薑朝歡暮樂,早把原先的心上人夷薑撇在一邊,甚至想把衛國江山傳給公子壽。可是急子早當了太子,而且溫柔謹慎,沒有犯下什麼錯誤,不便廢掉他。衛宣公因此對急子格外反感。公子壽和公子朔雖然都是宣薑生的,秉性卻大不相同。哥哥公子壽為人忠厚,眼看公子朔陰險虛偽,私下還蓄養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武士,非常厭煩他。他愈瞧不起公子朔,就愈與急子親近,三番兩次在他父親跟前贊美急子哥哥。但是他母親和他兄弟正好相反,總是在衛宣公耳朵旁數落急子的不是。衛宣公寵信宣薑,想及早處置急子。正好這時齊僖公邀約衛國出兵去打紀國,衛宣公和宣薑商量決定依照宣薑的意思,打發急子到齊國去訂出兵的日子,並交給他一面旗子當記號。 公子壽見他們交頭接耳地商量著,不免懷疑他們心懷鬼胎。當天就特地到他母親那兒去探聽消息。宣薑看他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就毫不隱瞞地告訴他說:“莘野(衛國地名,在山東省聊城縣西南)是到齊國去的必經之路,我們早在那裡設下了埋伏,隻要急子趕路到那兒,他就沒命了,到時你可就是太子啦!”公子壽心想,事情已發展到這地步,他再說些勸告的話也不管用了。他裝出笑容,謝過了他母親的“用心良苦”,一出宮門,就三步並做兩步趕去見急子,把他們的陰謀告訴了他,還說:“哥哥這一去,兇多吉少,還不如出奔到別的國傢,再作打算。”急子說:“天下沒有責備父親的,父親的話我無論如何得聽從。”他還是帶著那面旗子,毅然上船走了。

仙鶴坐車成語故事_成語“仙鶴坐車”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衛康叔世傢》:懿公即位,好鶴,淫樂奢侈。九年,翟伐衛,衛懿公欲發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鶴,鶴可令擊翟。”於是遂入,殺懿公。 春秋時期,齊桓公自從打退山戎,救了燕國,又確定了魯國的君位以後,威名更盛,各地的諸侯都對他心悅誠服,把他看做安定列國的領袖,齊桓公成了名副其實的霸主,他有管仲可以信賴,就放懷飲酒,打鼠取樂,把自己養得肥肥胖胖、福福泰泰。沒想到到了公元前六六一年,竟來了一個衛國的使臣,說北狄(北狄是北方遊牧部族的總稱,一部分進入渭水流域,一部分進入河北平原。滅了衛、邢兩國的就是進入河北平原的北狄)侵犯進來,情況相當危急,請霸主出兵抵抗。齊桓公卻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說:“齊國的兵馬到現在還沒好好地休息呢!”誰知才過了幾個月,衛國的大夫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齊國,報告說:“北狄已攻進衛國,殺了國君,衛國的老百姓眼看傢園遭到破壞,無法再住下去,都逃到漕邑(在河南省滑縣東南)去了,他們派我到您這兒來報告,請霸主作主。”齊桓公聽了,很羞愧地說:“唉!這全是我的錯,沒有及早去救衛國。不過,現在還來得及,我馬上去打退北狄,替你們的國君報仇雪恥。”他隨即準備出兵到衛國去。 那個被北狄殺害的國君叫衛懿公,他是衛惠公朔(就是殺了急子和公子壽的那個人)的兒子。他在位期間怠忽國政,隻顧取樂,他有個特別的嗜好,就是豢養仙鶴。他把養仙鶴的人都封為大官,那些原來的大官有的反而失去了職位;為了養仙鶴,他向老百姓強索糧食,老百姓餓死凍死,他卻無動於衷。公子火毀(衛宣公的孫子)眼看這種局面,預料衛國終將滅亡,就投奔齊桓公,住在齊國。衛國人向來念念不忘急子的委屈,痛恨著衛惠公,誰料到昏君的兒子又是個昏君,於是就把希望寄托在賢德的公子火毀身上。後來連公子火毀也出奔了,衛國人就更埋怨衛懿公了。有一天,衛懿公載著幾車仙鶴出去玩。他的仙鶴也依照地位的高低分等級,甚至連大夫也得將棚車讓給仙鶴坐。那些坐在棚車上的仙鶴叫“鶴將軍”,衛懿公一出遊,就有不少“鶴將軍”前呼後擁地“保駕”,他覺得自己在鶴群中威風八面,而那些仙鶴也神似一隊文武百官。這一天,他正玩得興致勃勃,忽然有人來報告,說:“北狄攻進來了!”這真是太掃興了,他一面趕著回宮,一面派人去守城,誰知老百姓全爭著逃難,士兵們也不拿兵器,不穿鎧甲、不去應戰。衛懿公問他們:“為什麼不去打北狄呢?”他們說:“打北狄也用不著我們,您還是叫將軍去吧!”衛懿公說:“哪個將軍?”他們冷笑一聲,不屑地說:“當然是鶴將軍嘍!”衛懿公才明白他已失去了民心,懊惱地敲著腦袋,再三向老百姓認錯,並把仙鶴全放了。可是那些嬌生慣養的鶴卻趕也趕不走,還伸長脖子,拍打著翅膀,頻頻向衛懿公獻殷勤。衛懿公又羞又惱。這些仙鶴,越是在大傢跟前炫耀它們美麗的紅冠和鮮艷的羽毛,越叫他無地自容,他掐死了一隻仙鶴,狠心地把它扔了,表明自己真心悔過,這才勉強召集了一隊人馬。 衛懿公看見國人慘遭殺戮,他火大了,仿佛變了個人似的,奮不顧身打殺出去,可是人數實在太少了,根本抵擋不住如狼似虎的北狄。士兵們請衛懿公先化裝潛逃,他堅決拒絕,他說:“我已經愧對全國人了,在這節骨眼上要是再貪生怕死,那不是罪上加罪嗎?我無論如何要跟狄人拚到底!”結果,衛國全軍覆沒,衛懿公也給北狄殺了。敵人進了城,來不及逃跑的老百姓幾乎都被屠殺了,衛國的府庫及民間值錢的東西全被掠奪殆盡。這些來自草原上的北狄,平常隻會牧馬放羊,不懂得耕種,襲擊衛國,為的是劫財掠寶,並沒有占領地盤的意圖。他們為了下次行搶時方便,竟把衛國的城墻拆毀了。當衛國的使臣到達齊國報信時,北狄早就滿載而歸了。

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成語故事_成語“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忙忙如喪傢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正是:“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宋末元初,有一個叫程萬裡的人,原是官宦的子弟,去江陵投奔親友,誰知在路上遇到元將兀良哈歹統率精兵殺來。夜裡逃難的人奔走不絕,哭哭啼啼耳不忍聞。程萬裡奔避不及,被元兵一索捆翻,送給大將張萬戶為奴。張萬戶把擄到的男女帶回傢中,強壯的留下幾個,其餘都轉賣給人。多有妻離子散、傢破人亡的。張萬戶把留下的奴婢召集起來,說:“你等或有父母妻子,料必死於亂軍之中,你們幸虧遇著我,若逢著別人,死去多時了。今晚分配妻子給你們,今後安心在此,勿生異心。”晚上果然把那擄來的婦女,胡亂一人分配一個,真是“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程萬裡分配到的女子叫白玉娘,是宋朝武將之女,父親殉國陣亡,她便被擄來做了奴婢。白玉娘是個有志的人,力勸程萬裡潛逃擺脫奴隸命運,因此被張萬戶發覺,轉賣出去,後來做了尼姑。程萬裡伺機潛逃,回到南宋領地,逐漸做了大官。為了感念白玉娘而終身不娶。後來時局逐漸安定,程萬裡千方百計竟然找到了白玉娘,盡管分別了二十來年,兩人相愛之心不變,終於獲得團圓。 後人用“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的這個典故比喻亂世人民生活絕無保障,性命比狗還不值錢,因此羨慕起太平時期的狗來。魯迅在《燈下漫筆》中寫道:“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離亂人不及太平狗’的嘆息的時候,然後給予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

厲王擊鼓成語故事_成語“厲王擊鼓”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厲王有警,為鼓以與百姓為戍。飲酒醉,過而擊之也,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過擊之也。”民皆罷。 居數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 楚厲王曾通令,遇有國傢危急的情況,就打鼓為號,通知老百姓來防守。有一次,厲王喝醉了酒,誤把鼓咚咚地敲起來,老百姓大驚,紛紛跑來。厲王派人去阻止他們,說:“我喝醉了酒,跟周圍的人鬧著玩,胡亂打一陣鼓。”老百姓解散回去了。 過了幾個月,真的發生了緊急情況,厲王拚命敲鼓,老百姓再不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