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六畫成語

六畫成語

光彩奪目成語故事_成語“光彩奪目”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用來形容光彩耀人眼目,使人為之眼花。 【出處】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解開來,隻見一團錦裹著寸許大一顆夜明珠,光彩奪目。” 石崇是西晉時有名的大富豪,他當過很多官,先是縣令,後出任武帝的侍從官,在51歲時又出任荊州刺史,為了斂取財富他甚至讓士兵搶劫路經的客商,這樣終於取得了大量財富。 而當時的後軍將軍王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舅舅。他也是個大富豪。

此可忍孰不可忍成語故事_成語“此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指這事(人)能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呢!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解系傳》。 解系是晉朝時濟南人,他任過許多職如中書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 一年,適逢氐羌叛亂,朝廷命令解系與征西將軍趙王司馬倫一起前去征討。趙王司馬倫當時特別信任一個名叫孫秀的奸邪小人。此人在軍中橫行霸道,尋找各種機會打擊解系,朝廷為了防止內部摩擦,調回了趙王司馬倫。

曲徑通幽成語故事_成語“曲徑通幽”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僻靜的地方,可作風景的描寫,也可比喻隻有通過艱苦的跋涉,才能達到勝境。 【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朝詩人常建有一首詩裡有這兩句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說的是: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幽靜的地方,僧人居住的房舍,就在那花木叢的深處。詩句直書景物,但又一語雙關,說出了佛傢的一個道理,即:要達到“清凈無為”、“息心去欲”的境界,先得經過一段曲折修行的道路。 詩句的本意是寫禪房佛境,但卻無意中道出了一個曲折前進的哲理,是客觀辯證法在詩人頭腦中不自覺的反映。禪房坐落在深山花木叢中,但通往禪房僧院的道路卻是坎坷不平、曲曲折折,沒有什麼筆直平坦的道路可走,必須時而登高,時而就低,時而左轉,時而右折,經過崎嶇小路的艱苦跋涉,才能到達目的地。“幽處”雖美,但不經崎嶇小路的艱苦跋涉是不能到達的。

回光返照成語故事_成語“回光返照”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回光:指日落時由於陽光的反射作用,而使天空出現短時的明亮。比喻人臨死前突然精神振奮。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 賈寶玉把“通靈寶玉”弄丟後,一直魂不守舍。賈母和王夫人為了不讓賈寶玉傷心,決定把薛寶釵迎娶過門,嫁給賈寶玉。 其實,寶玉愛的是黛玉而不是寶釵。為了蒙蔽他,鳳姐出了個主意,對寶玉說娶的是林妹妹,並嚴令全府上下不準走漏風聲。

同心同德成語故事_成語“同心同德”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就是同一個思想信念。 【出處】《尚書·泰誓中》。 商朝的最後一個君王是商紂王,他驕奢淫逸,昏庸無能,還殘害忠良,商朝的統治已是搖搖欲墜。同時,西部的周部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領導下,漸漸強大起來。 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紀的時候,周武王得知商紂已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發兵五萬,請薑太公做元帥,去討伐商紂。

同類相求成語故事_成語“同類相求”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相求:互相結為知己。同一類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 孤竹國是商朝末年的一個小國,伯夷和叔齊是當時國君的兩個兒子,他們都很奇怪,對王位他們誰也不願繼承,為了逃避王位,他們躲進山林。後來,他們聽說周文王懂長壽術,便去找他討教。到了周國,恰巧周文王剛死,武王繼承了王位,正準備出征討伐殷紂王。伯夷和叔齊勸諫說:“你父王剛去世,你應守墓盡禮;你是紂王的臣子,應該服從他的統治。現在你這樣做,是不仁不孝。”武王的隨從聽了大怒,上前要殺這兄弟倆,但被周武王攔住了。 時過境遷,商朝最後終被周武王滅掉,繼而代之的是周王朝,一代君王一代臣,伯夷和叔齊由於是商朝臣民,加上他們自視清高,為盡忠而餓死於首陽山上。

過猶不及成語故事_成語“過猶不及”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事情做得太過分了,跟做得不夠一樣。 【出處】春秋·孔丘弟子《論語》。 有一次,孔子與他的學生子貢閑談。談到對他的弟子看法時,子貢問道:“老師,顓孫師(子張)和卜商(子夏)兩個人,誰更好一些?” 孔子回答說:“顓孫師呢,做事好過分;卜商呢,做事有點不夠火候。”

共為唇齒成語故事_成語“共為唇齒”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比喻兩個人關系像嘴唇與牙齒的關系一樣,缺一不可,互相依靠。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書·鄧芝傳》。 三國時,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了修復與東吳的關系,共同抗魏,派鄧芝出使吳國。鄧芝到了吳國,孫權稱病不見他。鄧芝料到孫權變了心,不打算與蜀國友好,而可能要依附魏國,就寫了一封信,送給孫權。信上說:“我這次來不單是為了蜀國,也是為了吳國。”孫權這才召見鄧芝。 孫權直言不諱,說蜀國弱小不足以抗衡魏的攻擊,一旦失敗自己還保不了自己,怎能為他分憂。

動輒得咎成語故事_成語“動輒得咎”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比喻做事往往會獲罪或遭人責難。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 韓愈是唐朝傑出的散文傢,他才學甚高,24歲中進士,由於他剛正不阿,對宦官利用“宮市”而壓榨百姓的事看不過眼而上書皇帝,哪裡知道後果是被貶到連陽山做縣令。 後來唐德宗死了,唐順宗繼位,韓愈才被調回京城,擔任吏部員外郎之職。但好景不長,不久又被貶為國子監博士。韓愈自視才高,卻屢遭貶謫,心中十分鬱悶,於是便寫了一篇《進學解》。文中有一段大意是:“國子博士來到太學,勉勵全體學員努力上進,不要荒廢學業。因為現在的執政者都是選賢任能、公正無私的人。所以隻要自己有真才實學,不怕沒人賞識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