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六畫成語

六畫成語

自來舊例成語故事_成語“自來舊例”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湘山野錄》:楊叔賢郎中,眉州人。言頃有太守初視事,大排樂。樂人口號雲:“為報吏民須慶賀,災星移去福星來!”守大喜,問:“口號誰撰?”優人答曰:“本州自來舊例,止此一首。” 郎中楊叔賢,眉州人。他聽說不久有新太守走馬上任了,就大排樂隊奏樂歡迎。樂人的“口號”頌道:“為了酬報官吏民眾,需要大大慶賀,因為災星走了,福星來臨了!” 太守聽了大喜,問:“這個‘口號’是誰作的?” 優人們回答說:“這是本州歷來的老規矩,隻此一首!”

羽翼已成成語故事_成語“羽翼已成”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留侯世傢》:漢十二年,上從擊破佈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今,以死爭太子。上詳許之,猶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角裡先生、綺裡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後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雁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矢曾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漢高祖(劉邦)在未作皇帝前,和一個姓呂的女子結婚,已生有一個兒子,後來作了皇帝,呂氏被封為皇後(即呂後),兒子被封為趙王。高祖因愛戚夫人,早想立趙王為太子,因大臣們力爭,一時未將太子廢除。後來呂後用留侯(張良)計,請出了四位年高德重的人來輔助太子。 有一次,高祖宴大臣,太子在旁伺候,那四位長者也隨在太子身旁,四位長者都是八十多歲人,發眉浩白,穿戴十分雄偉,高祖奇怪地問他們的名,原來就是他幾次請求輔佐他而不得的。四人向高祖敬酒後便走了。高祖目送他們遠去,將戚夫人叫出來,指著四人的背影向他說:“我本想換你的兒子作太子,但這四個人都已出來輔助原來的太子,太子身旁有了這幾個人,就等於鳥類的翅膀已長成,很難再變動,呂後真的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立刻哭了起來,高祖乃叫她跳楚國的舞蹈,自己接唱道:“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尚安所施!”終於未叫太子更換。 後來便將高祖所說的“羽翼已成”引為成語,因為鳥類須藉翅膀才能在空中飛翔,而飛翼則是生長在身子的兩旁,故這句成語乃是用來比喻左右已有輔佐的人這種情況。

羊胃羊頭成語故事_成語“羊胃羊頭”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後漢書·劉玄傳》: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繡面衣錦褲、褕諸於,罵詈道中。長安為之語曰:“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 東漢劉玄,破王莽後,即位為帝,濫封官爵,用了好多小人,連做廚子的都穿了錦繡的衣服,在長安市上招搖,當時有民謠道:“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騎都尉、關內侯是官爵名。羊頭羊胃的解說有三種:一是喻其賤;二是喻其多;三是諷刺廚子做官。 後人引用“羊胃羊頭”,是指污濫的官吏、官職。

如狼牧羊成語故事_成語“如狼牧羊”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禦史大夫弘曰:“臣居山東為小吏時,寧成為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 西漢時,有一個叫寧成的官吏,南陽穰縣(今河南鄧縣)人。寧成當過濟南都尉,後升中尉。他為人狠毒刻薄,執法嚴峻,為宗室、豪強所畏懼。 漢武帝即位以後,寧成升為內史(掌民政的官),因被外戚誹謗,被捕入獄。後來,寧成從獄中逃出,在鄉間買了一千多頃陂田(山坡地),役使貧民數千傢為他耕種。幾年以後,寧成靠著收租剝削,成了一個有萬貫傢財的富豪。武帝想再度起用他當郡守。禦史大夫公孫弘說:“我在山東當小官的時候,寧成是濟南都尉,他管理起百姓來,就像豺狼放牧綿羊一樣。這個人不可以讓他治理百姓。”後來,武帝雖沒有任命寧成為郡守,但拜他為關都尉,出入關的人見到寧成都不寒而栗,說:“寧可和老虎相見,也不願面對寧成之怒。” 後人常用“如狼牧羊”來比喻酷吏欺壓人民。

肉脯可充腹成語故事_成語“肉脯可充腹”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傳傢寶·笑得好》:晉惠帝禦宴,方食肉脯,東撫奏旱荒,饑民多餓死。帝曰:“饑民無谷食,便食這肉脯,也可充腹,何致餓死?” 一天,晉惠帝大擺宴席,正津津有味地吃著肉脯。這時,派往東方的巡撫報告說那裡旱災嚴重,很多饑民都餓死了。惠帝聽了,說:“那些饑民們即使沒有五谷糧食吃,就是吃這種肉脯也可以充饑,怎麼能至於餓死呢?” 後人用“肉脯可充腹”的這個典故批判那些高高在上,錦衣玉食,卻絲毫不了解民間老百姓的疾苦的最高統治者。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成語故事_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左傳·閔公元年》:齊國大夫對齊國國君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己。”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名叫慶父的人,他是魯君莊公的異母兄弟。這個人野心很大,手段毒辣,詭計多端,一心想自己來做魯國的君主。莊公死了,由他兒子子般繼位,慶父派人刺殺子般;子般死了,由魯閔公繼位,第二年他又派人刺殺閔公。一再制造內亂,引起國人共憤,形成諺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如果慶父不死,魯國的內亂就沒有個完了的時候。)國人聯合起來聲討他,慶父逃到齊國的莒地。魯國向莒地官府付出重金,要求把慶父抓回來,慶父在被解回魯國的途中,自縊死了。 後人用“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這個諺語比喻首惡不除,動亂不止。

豈非同院成語故事_成語“豈非同院”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幕府燕閑錄》:國子博士王某知扶風縣,有李生以資拜官,每見王輒稱“同院”。王不能平,因面質曰:“某自朝士,與君名位不同,而見目同院,何邪?”李生徐曰:“固知王公未知縣事時,自是國子博士,謂之“國博”。某以納粟授官,亦“谷博”也,豈非同院乎?”王為之大笑。 國子博士王某在扶風當知縣,有一位李生以他的官位資格會見他,每次見面就稱為“同院”。王某心中不平,因而當面質詢道:“我自是朝廷國子博士,和您名位身份不同,而一見面就視作‘同院’,是什麼道理?” 李生慢條斯理地說:“我早就知道王公您未當知縣時,自是國子博士,稱之為‘國博’。而我用交納粟糧的辦法被授予了官職,也可稱作‘谷博’了,這樣,我們倆豈不是‘同院’了嗎?” 王某聽後為之大笑。

如喪考妣成語故事_成語“如喪考妣”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尚書·舜曲》: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孟子·萬章上》: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 魯國有個蒙丘,是孟子的學生。有一次,他去拜見孟子,問孟子道:“俗話說:‘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為臣,父親不能以他為子。’舜便是這樣的人。舜做了天子之後,堯率領諸侯向北面去朝見他,舜的父親瞽瞍也向北去朝見他。舜看見瞽瞍來朝見,局促不安。孔子說:“在這個時候,天下就危險得很啊!’不知道事實是否這樣。” 孟子回答說:“不是這樣。堯活著的時候,舜不曾做天子,隻是堯老年時叫舜代他執行過天子的職務。《堯典》上說:‘二十八年之後,堯死了,老百姓像死了父母一樣,服喪三年,各地都停止了娛樂活動。’孔子對此說過:‘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人間沒有兩個天子。’如果說舜在堯死之前就做了天子,這豈不是同時有兩個天子嗎!” 後人用“如喪考妣”表示好象死了父母一樣的難過和傷心。

許金不酬成語故事_成語“許金不酬”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鬱離子》: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也,能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住在濟陰的一個大商人,渡河翻了船,趴在水中的一堆枯草上,大聲地呼叫著。有個打魚人劃船過去救他,還沒劃到的時候,商人急忙高喊著說:“我是濟陰的一個世傢大族,如果你能救我,我就送給你一百金!” 漁夫把他拉上船來送到岸上,但商人隻給了他十金。 漁夫說:“你原先答應給我百金,而現在隻給十金,這樣做是不可以的吧?”

先炊者先餐成語故事_成語“先炊者先餐”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聊齋志異·寄生》:諺雲:“先炊者先餐。” 大名府有個姓張的富人,他的女兒名叫五可,極美而且聰明。一天去上墳,路上遇見一個名叫王寄生的秀才,回去對媽媽說了這事。她媽媽聽她語氣是看中了寄生,就請媒婆於媼去探聽對方的狀況。哪知王寄生因從未見過五可,不願憑媒人一句話就允婚。這日王寄生夢見一女郎穿松花色細褶繡裙,比神仙還美,問她姓名,她說:“我就是五可啊!”正握手親近,忽然醒了,而她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大奇,於是請於媼來,謀求一見五可。於媼和他約定,第二天午後想法把五可引出門來,讓他看個清楚。第二天,王寄生去了,一看,五可容貌衣裙竟和夢中所見一樣,大喜,於是決定派媒人去求婚。誰知媒人回來說:五可剛剛和鄰村張傢訂婚。寄生懊喪之極,病倒了,瘦得隻剩把骨頭。恰恰這時,於媼忽然來了,看他病成這個樣子,驚問道:“怎麼忽然病了呢?”寄生淚下,述說失望之苦。於媼笑道:“呆子,前些時人傢求上門來你不要,現在又想人傢。雖然如此,還來得及。五可訂婚,隻是口頭商訂,並沒有文約,諺雲:‘先炊者先餐。’你立刻去下聘禮,寫婚約,準成!”寄生大喜,病立即好了,去下聘果然成功。結婚後,五可說:“我曾做夢,夢到你傢,今天一看,房子竟和夢中無異。”兩人一算時間,正是寄生夢見五可的同一天。於是問到五可為什麼說已和張傢訂了婚,害他大病一場。五可說:“那你為什麼當時不答應婚姻呢?要知道由於你的拒絕,我也曾大病一場啊!就不許我也報復一次麼?”寄生大為感動,從此夫婦過著美滿的生活。 “先炊者先餐”意思是:誰先煮飯誰先吃。 後人用“先炊者先餐”的這個典故比喻凡事有個先來後到的意思。

好酒愛屐成語故事_成語“好酒愛屐”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猩猩銘·序》:猩猩在山谷行,常有數百為群。裡人以酒並糟設於路側;又愛著屐,裡人織草為屐,更相連接。猩猩見酒及屐,知裡人張設,則知張者祖先姓字,乃呼名罵雲:“奴欲張我,舍爾而去!”復自再三。相謂曰:“試共嘗酒。”及飲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為人之所擒,皆獲輒無遺者。 猩猩往往幾百隻在一起,成群結隊地出沒於山谷中。 它們好喝酒,鄉下人把很多酒和酒糟擺在道路兩邊;它們還愛穿鞋,鄉下人就編了不少草鞋並用繩子勾聯起來,也放在路旁。 猩猩一見擺著的酒和鞋就知道是鄉下人設置的機關,還知道他們祖先的姓名,便指名道姓地罵道:“你們這些傢夥,想誘捕我們嗎?我們決不上當!”說完就走了,但又舍不得美酒,一會兒又返了回來。這樣三番五次,實在忍耐不住了。便互相商議說:“咱們少嘗嘗吧。”說著這個一口那個一口地喝起來,越喝越有味,最後全都喝得酩酊大醉。於是,又都把草鞋穿上。就這樣,一下子被人們統統捉住,沒有一個逃脫。

吃人無厭成語故事_成語“吃人無厭”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事林廣記》:有人養一虎,毛文可愛。每日將谷與他吃,不吃;又將米喂它,又不吃;將飯菜與它,都不吃。忽有一小兒經過,被他一口吃盡;又有一丈夫過,又被它和衣服盡數吃了。主人乃大聲雲:“畜生!許多物不吃,原來你吃人無厭飽時。” 有人養了一隻老虎,毛皮的圖案非常好看。主人每天拿谷物給它吃,老虎不吃,拿米喂它,也不吃,又將飯菜給它吃,它全不吃。突然有一個小孩路過,老虎一口就把他給吃掉了;一個男子經過,老虎連帶他的衣服一塊吃掉了。主人看見大聲斥責說:“你這個畜生,給你那麼多東西你都不吃,原來你吃人吃不厭。” 後人用這則寓言諷刺愛貪便宜的人。這種人面皮厚,有席就坐,有肉就吃。

優哉遊哉成語故事_成語“優哉遊哉”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春秋時代,晉國的大夫叔向因欒盈之黨叛亂而受株連。被捕入獄後,有人對他說:“你之所以犯罪入獄,大概是因為你不聰明的緣故吧?”叔向自我安慰地回答說:“雖被囚了,但總比死了好些。《詩經》上說得好,‘優哉遊哉,聊以卒歲。’(意思是:悠悠閑閑,姑且混滿一年。)這就是聰明的表現。” 叔向有個熟人樂王鮒,也是晉國的大夫。此人有些狡猾,是晉君身邊的人。當他知道叔向入獄後,便去監獄看望叔向,並向叔向說:“我打算救你出獄。”叔向知道他的為人,就沒有答應。樂王鮒走時,他也沒有表示感謝。人們覺得奇怪,就責備他說:“樂王鮒是跟隨晉侯的人,他可在晉侯面前為你說話呀!隻要他肯救你,就一定能行啊!你為什麼還不答應呢?”叔向說:“我希望一個秉公正直的人來救我。”他停了一下接著說:“這個人就是祁奚,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多麼公正的人哪!如果他知道我的情況,他一定會來救我。”樂王鮒受到叔向的拒絕之後,心中十分不滿,總想報復叔向。後來,晉侯問樂王鮒:“叔向究竟犯了什麼罪?”樂王鮒說:“叔向是欒盈的同謀。”可是,就在這時叔向受到株連的事被祁奚知道了,於是他馬上坐著車子去找范宣子商量,希望他能把叔向救出來。范宣子也是晉國的大夫,而且為人公正,聽說叔向是受株連,也就樂意出力。經范宣子的營救,叔向終於被救出獄了。叔向認為他們救他是為公而不是為私,所以沒有去感謝他們。 後人用“優哉遊哉”來形容悠閑無事。

自投鼎俎成語故事_成語“自投鼎俎”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笑贊》:鐘馗專好吃鬼,其妹與他做生日,寫禮貼雲:“酒一尊,鬼兩個,送與哥哥做點剁;哥哥若嫌禮物少,連挑擔的是三個。”鐘馗命人將三個鬼俱送皰人烹之。擔上鬼看挑擔者曰:“我們死是本等,你如何挑這個擔子?”《贊》曰:“挑擔者不聞鐘馗之所好耶?而自投鼎俎──此文種、韓信之流也。若少伯、子房,可謂智鬼矣。” 鐘馗專門好吃鬼,他的妹妹給他做生日,寫了一個禮貼道:“酒一尊,鬼兩個,送給哥哥剁肉餡吃;哥哥若是嫌禮物少,連挑擔的算上共是三個鬼。” 鐘馗便命令差役把三個鬼都送到廚房裡去,讓大師傅烹煮。 裝在擔子裡的鬼看著挑擔子的鬼說道:“我們死是本分,你卻為啥挑這個擔子來?”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成語故事_成語“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國策·秦策一》: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 戰國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日漸強大起來,並不斷吞並一些國力較弱的小國。有一次,秦惠王召集張儀和大將司馬錯討論攻滅蜀國和韓國的問題。司馬錯主張伐蜀,張儀則主張伐韓。秦惠王讓他們各自說說其理由。 張儀說:“韓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攻占了,就可以控制東周朝廷的大權,並挾天子以令諸侯。至於蜀國,離秦國路途遙遠,遠途用兵,將會弄得兵困馬乏、人民勞苦。即使攻占了,也得不到多大的利益。我聽說,爭名要在朝廷中,爭利要在街市上。現在擁有黃河天塹的韓國和周王室,是天下的街市,大王不去爭奪,而偏偏去爭遙遠的蜀國,這樣,離秦國的王霸之業就遠了。” 司馬錯不同意張儀的這些說法。他說:“我認為,攻取蜀國對我們是極為有利的。蜀國土地肥沃,攻占了可以擴大我們的疆土;得到它的財物,可以使我們更加富足。況且,攻占蜀國一國,與其他諸侯國的利益也不相幹。如果攻韓又危及周天子,必然得到個壞名聲。這樣,未必有什麼利益可得,反而得個壞名聲,不如攻蜀。